找到相关内容1088篇,用时13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传统中国佛教的制度分析

    明僧德清也在《观老庄影响论》等文中,曾将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等教义,与“不妄言绮语,不恶口,不贪嗔痴”等佛戒相联系;把孔子的“...拥有自己的僧侣和举行宗教仪轨的地点。所以宫廷中必须与宗教信徒和宗教建筑的种过分的发展方式进行斗争。   那些赞助佛教的大户人家以及与宫廷保持关系的高僧们的意图,始终志在运用他们的各种影响,从而把...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45255474.html
  • 释尊为什么重视轮王

    。五戒十善,是佛教淑世淑民的基法,五戒是规限人类的的业行,十善是拓展人类的德行;五戒是十善的简括,十善是五戒的扩充。轮王自身不杀、盗、(邪)淫,口不、恶口、妄言、绮语,意不贪、嗔、痴,这样从私人...从恣横中而起慢。不通不照,便会“善行不继,五减遽至:人民短命、薄色、少力、多病、无智,五减已至,转复贫困,困穷窃盗相纠……闻不与取,王辄杀之……由是杀生从此起,(人间)便有恶出”(增含四八卷)。轮...

    观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65055541.html
  • 喜乐与空无(4)

    编注:十恶业为杀生、偷盗(不与取)、邪淫(不清净行);此三者为身恶业。妄语、(离间语    )、恶口(粗恶语)、绮语(杂秽语);此四者为语恶业。贪欲、瞋恚、邪见;此三者为意恶业。若    不做此...爱众的好处和坏处。  以下是我他不二的观想修行法。  嘉杰赤江仁波切对此有很独特的观想法,他以世俗谛和胜义谛来说明。  第一部份,就“世俗谛”来谈,简单分成项,即对他人的观点和对自己的观点。这二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34055691.html
  • 三教平心论

    者十善之谓也。一不杀。二不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是四者其义与五戒同。五曰不绮语。谓不为饰非言。六曰不。谓语人不背面。七曰不恶口。谓不骂。亦曰不道不义。八曰不嫉。谓无妒忌。九曰不恚。谓不以忿恨于心...也。若曰。禅定非善道。则知止而后有定。大学何为取之。若曰。忍辱非美事。则小不忍必乱大谋。论语何为戒之。若曰。恶口不必戒。则礼记何以曰。恶言不出于口。若曰嗔恚不必戒。则尚书何以曰不啻不敢贪怒。若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83155866.html
  • 无瞋即是戒 心净即出家

    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23]《地藏菩萨本愿经·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也说:「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恶口者,...枝末问题展开的,诸如袈裟是应当被覆肩还是偏袒右肩、修行应当日中一食还是过午不食、出家应当礼拜帝王还是不该向帝王稽首等等。虽然说,这些问题对于维护僧团的形象和团结很重要,但是这毕竟都不是佛戒的根本问题...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44556063.html
  • “解脱道”与“菩萨道”

    提到菩萨戒,就会想到“梵网经菩萨戒”或“瑜伽菩萨戒”。其实,初期大乘经提到的菩萨戒是以“十善道”为主要内容。十善道包括:  身: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   口:1.不妄语,2.不,3....因缘,就是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就是使众生悟入佛的大菩提。所以,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如来果的大乘法门,才是佛法的真实意义,也是如来教化的真正目的。[4]  从这段经文可以得知,学佛的...

    释厚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51656081.html
  • 云山法会录

    身有三恶。谓杀盗淫。口有四恶。谓妄言。绮语。恶口。。意有三恶。谓贪嗔痴。是恶若止。即名十善。以恶有逆性之用。故佛性随之而隐。义说为灭度耳。善有顺性之功。故佛性随之而现。义说为出世耳。所以学道之士。...。而所起之善恶罪福。又岂可得乎。故云无所住。以无法可住也。万历间达观老人。一生说法接人。唯此一偈。且曰。老汉只持得前句熟。若后句总熟。则生死二字。不柰我何矣。尝令人离四大观身。则此身乃龟毛兔角。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20556292.html
  • 佛教戒律与中古家庭伦理

    衣食、金钱、医药的戒条。单堕法是关于不得妄语、、杀生、饮酒类的戒条。悔过法是有关“食事”的。百众学法涉及到日常生活的细则,诸如衣食起居、行为举止方面的威仪。灭争法是关于泯灭僧团内部冲突和纠纷的规定。...来展开讨论。  二、佛教的孝道观及其特点  佛教与孝道的关系,中古以来有种不同的说法。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争论姑且勿论,就唐代而言,傅奕、韩愈的言论最为典型,但是,其立论仍然是剃发出家、无有子嗣,没有...

    张国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3356433.html
  • 原始佛教“业说”概论——以《阿含经》为中心

    hellip;…三曰邪淫。……云何口故作四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一曰妄言。……二曰。……三曰粗言。...有很多派别的宗教思想家。这些思想派别,从大的方面看,可分为类,即印度正统哲学和反对印度正统哲学的沙门。   当时,印度正统哲学已经进入“奥义书(Upanisad)”时期,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5156688.html
  • 人生指南《显密圆通是法王正道,法界梵音》(3)

    悉皆忏悔。  舌业即表面赞叹,背后毁骂,以巧舌利口挑拨是非,离间君臣、父子、夫妇、师徒、朋友、使君臣猜疑,父子不和,夫妇隔阂,朋友疏远等。之罪无量无边,悉皆忏悔。愿以忏悔口业功德,生生世世,具足...、平等、慈悲,所有的烦恼,才能从根拔除。  出家:心出无明之家,出烦恼之家,身则示现出家。“无垢无破无穿漏”,戒律清净不破戒。这句也就是护法。护自心的身心清净,就是护持佛法。身心不清净,成不了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557058.html